第三十六章快哉风-《小天师捉妖记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天师府四人刚走,好不容易清净下来,结果下午又来了两位客人。

    一位背着一竹箱圣人典籍的青衫公子哥,一位背着行囊的书童。

    刘晏坐在天师府大殿内,正襟危坐,望向主位上仙风道骨的老道人,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喜悦。

    “小子,你长大了呀,不错,真不错。”老天师抚须而笑,看着眼前的读书人,眼神温柔慈祥。

    一如当年。

    老天师突然站起身,伸手在腰间比划了一下,“想当年刚见到你的时候,你才这么点大,这一眨眼的功夫就这么大了,年轻真好啊,朝气蓬勃。”

    老天师心里很是欣慰,刚看到刘晏第一眼的时候,刘晏眼神一如当年清澈,这个世道能够一直坚守本心的年轻人,可不多见咯。

    更多的赤子之心在长大后见识多了人情冷暖之后,人还是那个人,心却早已经不去那颗心了。

    就像一张白纸丢入了大染缸,被染得五颜六色,再也变不回白纸了。

    “托老天师的福,刘晏这几年一直记着老天师的教诲,一刻也不敢相忘。”刘晏站起身,以儒家的礼仪,一揖到底。

    刘二牛见状,也赶紧起身,跟着自家公子一起作揖行礼。

    当年老天师在城中显露的那手神仙神通,他也是见证者之一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,起来吧,在我面前不必多礼,你们这些读书人呐,就是喜欢这些繁文缛节。”老天师走到他们面前,一个个将他们扶起,“说起来,你既然在流云王朝考中了状元,为何不留在朝廷为官,造福百姓?”

    “其实我一直想着要来见您一次,这次见着了您,我心愿也算了了,以后是回京城做官还是去学院继续修行都可以好好考虑一下了。”刘晏抬头挺胸,不卑不亢。

    刘二牛闻言愕然,千里迢迢跑过来就为了见一面?真是无法理解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开口问道:“公子,你不是来找老神仙修炼道法的吗?”

    记得刚出来的时候公子是这样说的啊,要找龙虎山的老神仙修炼道法来着?

    “哦?你想跟我学道法?”老天师眉头一挑,笑容暧昧,“好啊,老夫最喜欢你这种长得清清秀秀的年轻人了,长得清秀,又有精神,多好,看着也养眼。”

    刘二牛一阵恶寒,忽然觉得公子不留在这里的决定真是高明极了。

    “不了,能够亲眼见见老天师晚辈便心满意足了,不敢多做叨扰。”刘晏微微笑着,倒是没把老天师的玩笑往心里去。

    “真的不留下随贫道一起修行?”老天师笑了笑,从怀里掏出一块玉牌递给刘晏,“以后你要是想去学宫,可以拿着这块牌子去找一个叫周万化的人,周小儿在流云京城那座书院还算说得上话,跟我也算有些交情。”

    “周,周万化?”刘晏这次是真的震惊了,哪怕知道眼前老道人是绝顶之一的老神仙,都没有这么震惊。

    刘二牛也是满脸崇拜,看着眼前这块玉牌,眼神炽热。

    周万化这个名字,在读书人的群体可是被奉为神明一般的存在。

    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!

    所有读书人一辈子的抱负梦想。

    君子周万化,一人平天下!

    据说流云王朝曾经爆发过一场差点颠覆王朝格局的内乱,叛乱军将京城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。

    上至王公贵族,下至黎民百姓,整日踹踹不安,朝会开了一次又一次,大小官员整日整夜围在一起,没人能想出一个好办法。

    就在当时的皇帝陛下准备向叛军投降的时候,一个读书人站了出来。

    这个读书人,一袭长衫,一人出城,一人面对二十万洪流铁骑,毫无惧色。

    没人知道那个读书人跟叛军首领说了什么,最后二十万来势汹汹的洪流铁骑竟然撤退了。

    来也汹汹去也汹汹。

    “公子,快收下啊。”刘二牛见自家公子还在发愣,赶紧出言提醒。

    万一老神仙改变主意可就不好了。

    “不,我不能收这么贵重的东西。”刘晏平复了下激动的心情,平静开口道:“多谢老天师好意,不过晚辈想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学院的认可。”

    刘二牛急了,嗓音都不自觉提高了许多:“公子,这可是周万化啊!天底下所有读书人的偶像啊,就算不去攀关系,去一睹尊容也好啊。”

    “收下吧,这东西反正我留着没用。”老天师不由分说将玉牌塞到刘晏手上,“你身上,有一股很纯正的浩然正气,跟周万化很像,你们两个一定会很投缘的。读书人就该像你们这样才对嘛,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。”

    “那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。”刘晏将玉牌小心收入袖口,又是作揖行礼。

    “行了行了,你刘晏哪里都好,就是这脾气,如果不像周小儿就好了,繁文缛节一大堆,你是成君子了,贫道可受不了。”老天师摆了摆手,一脸无语表情。

    “对了,说起来。”老天师突然说道:“我有个徒弟叫白也,跟你差不多年纪,以后他到了流云京城你可要帮我照看着点,相信你们两个会合得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是老天师的弟子,如果有机会的话,晚辈自当见上一见。”说完,刘晏后退两步,正了正衣襟,一揖到底,“前辈多保重,晚辈这就走了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