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自己定价-《美食供应商》
第(1/3)页
系统现字:“手稿在楼下厨房,厨案上的小箱子中。”
是的,严格来说奖励可以分为两部分,“十二道古方菜方发明者手稿”一个是没有标出来,已经存到袁州脑袋里的经验、笔记,另外是实体的手稿。
经验笔记是成功之后的东西,而要完成一道菜,或者是写成一本厨艺类的书,是需要很多实践的,就好比找食材,这些都是记录到手稿中的。
“咚咚咚”袁州即刻下楼,目光望去,厨案上放着个医疗箱大小的盒子,盒子外观是标准的系统风格。
抱着盒子上楼,袁州边走还边说:“为什么奖励非要放在楼下,还要我跑一趟。”
系统现字:“因为二楼是宿主的私人领地,本统没有权利将奖励放入。”
“你说得好有道理,我竟无言以对。”袁州道。
今时今日这么遵守规矩的系统真的是少了,袁州琢磨着是不是应该颁一朵大红花给系统以资鼓励。
“是该做一个专门存放古籍的书柜了。”袁州想到。
现在只能暂时放在架子上,袁州将其分为两摞,一摞是十二本以外,一摞是刚才选中,获得手稿奖励的古籍古方。
接下来的一小时,袁州都在整理吸收脑中的知识,先将其整个过一遍,然后再详细的来。
即使是大概过一遍,受到的震撼也不少,袁州长舒了一口气,说出了内心最直接的感受:“呼……中华饮食果然博大精深。”
袁州看了看表,嗯,没错就是那块他花好几万买来一直没机会带的手表,被他挂在房间中,当钟表使,没办法有钱任性。
“时间还早,再看半小时。”
接下来就是详细阅读,袁州首先接触的是《调香记》,看书名有点像十八禁读物,实际不然,这是一本正儿八经研究厨艺的书。
只不过这位叫做李天祺的厨师,有些跑偏,他研究的是,怎么让菜更香,正所谓“色香味俱全,色居首位。”而这位李厨则想把香这一项做到极限。
书中,李天祺总结了香味:咸香引津,甜香注目,麻辣之香不可分,酸香最开胃,苦香难尝,鲜香继辅,其余香味不成统。
李天祺将食物香味分成了五味七种,其中麻和辣的香味不能分开,后面有说明分开会辣,单麻单辣都会呛鼻,而苦香很难做出让人有胃口的,鲜香只能做辅助。
当然除此之外,还有其他香味,但太杂,所以分不了一列,但李天祺都有记录。
“这位李厨,稍微有点太偏执,有时候会为了香味,破坏食材本身的味道。”
比如书中就说,炒肉多加酸菜,有酸香开胃,话没错酸菜炒肉是开胃,但并非所有。
“虽说有些偏激,但里面有些想法还是很值得我去学习借鉴的。”袁州认真的思考着。
袁州一直以来最注重的是食材的本味,然后是色,至于香,食材好烹饪技巧绝佳,自然香气扑鼻。
厨神系统估计也是如此认为,所以也没再专门留意。
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脑洞,还真有专门钻研香这一道的,仔细想想,既然能够为了色学习摆盘和雕花,那为什么厚此薄彼冷落“香”呢?
袁州不会像李厨那般偏执,但在绝对不影响味和色的前提下,加以控制香,以现在袁州的厨艺来看完全没问题。
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无论什么时候,都能从书里学到新东西。”袁州还想继续看,但时间不早了,无奈只能放下书,洗漱睡下。
《非食论》非食是指不是正餐,它是一部明末南方街头小吃的记录。
《不饮》是解酒菜和解酒茶的做法,《培禽纲目》是目前最适合袁州的古籍,纲目在古文指“拟定调查的名单”,这本古籍是关于培育家禽的习性观察,袁州本来有解牛刀,有牛的了解,现在加上家禽,正好补充。
这五本古籍,有一本比较特殊,也就是《广公游记》。
看名就知道,是清初一位名为广理的大吃货逛吃逛吃的记录,但这书并非广理所写,是他的伴读书童负责记录这一路上的逛吃。
关于古方,就不用多解释了,是没有流传下来的菜方,自古就有“教会徒弟,饿死师傅”的说法,虽然这说法来自于武师,但在厨界一样通用,很多大厨都会留一手自己的拿手好菜不教给徒弟,但又怕没有传承,所以就会记录下来,传给后人。
这几道:活水鱼、开地菜、白炀药膳、天仙汤、火山鱼、饿死龙、山泉观素斋,皆是袁州完全没听过的菜肴。
要说,收集的三十一道中,除了这七张古方,还有四张菜方,袁州没选的原因很简单,这四道菜有的已经被还原,有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太大。
所选的七道古方中,袁州最有兴趣的是饿死龙。
俗话有云“天上龙肉,地下驴肉”,饿死龙就是能够将驴肉做得让龙都嘴馋。
这十二道古方古籍,袁州有信心能够在一两个月之内消化完,然后厨艺会有一个小步提升。
“我也会好几道失传的菜了,等我把这七道学会了,是不是可以弄一个失传之宴?”袁州觉得这是可行的,作为一个成功的饭馆,不止要有硬菜,还要有硬核宴。
袁州能够如此快吸收并掌握,是因为系统奖励的手稿和经验,如果单拿到古方,是很难这么快研制成功的。
现在在网上搜做菜教程很多都说的是:盐少许,酱油一勺之类。
少许是多少?勺有多大?这些基本都是自己研究。
用文言文纂写的古方更是如此,有时候一个字都能让你绞尽脑汁。
要把配料比例,以及火候,食材比例研究出来,没有小几年的功夫是拿不下来的。
第(1/3)页